一种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来源:安博电竞提现要求    发布时间:2025-08-14 11:00:28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耕地慢慢地减少和农业产量增长缓慢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产量和短期经济效益,农民减少了有机肥的施用,而将大量的化肥施入农田。但长期的不合理施肥已经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

  • 产品详情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耕地慢慢地减少和农业产量增长缓慢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产量和短期经济效益,农民减少了有机肥的施用,而将大量的化肥施入农田。但长期的不合理施肥已经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肥力下降、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产。

  因此,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来说,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有机肥料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将鱼肉中的营养的东西转化为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本发明喷施在作物叶面上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其由熟鱼肉、磷酸二氢钾、尿素、复合益生菌和清水组成的原料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是通过将所述熟鱼肉、所述磷酸二氢钾、所述尿素、所述复合益生菌加入所述清水中,混合均匀后控制发酵温度在25-33℃范围内,发酵30天以上制备而成的。

  优选地,所述原料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熟鱼肉5-25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10份、所述尿素2-5份、所述复合益生菌5-60份和所述清水750-1000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原料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熟鱼肉5份、所述磷酸二氢钾7份、所述尿素3份、所述复合益生菌5份和所述清水750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原料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熟鱼肉13份、所述磷酸二氢钾2份、所述尿素4份、所述复合益生菌27份和所述清水840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原料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熟鱼肉21份、所述磷酸二氢钾5份、所述尿素2份、所述复合益生菌47份和所述清水910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原料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熟鱼肉25份、所述磷酸二氢钾10份、所述尿素5份、所述复合益生菌60份和所述清水1000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含菌量≥3.0×109cfu/ml,所述德氏乳杆菌的含菌量≥4.0×1011cfu/ml,所述酿酒酵母的含菌量≥4.0×108cfu/ml。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剂的应用,用清水将所述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稀释200-300倍,然后将稀释液喷施在作物的叶面上,所述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每次喷施用量为0.5-1kg/hm2。

  本发明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能将鱼肉中的营养的东西转化为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本发明喷施在作物叶面上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当理解,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做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下文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所涉及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则均是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的原料。

  本发明将熟鱼肉、磷酸二氢钾、尿素、复合益生菌和清水按特殊的比例配比,然后经过发酵得到一种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该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能将鱼肉中的的营养的东西转化为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本发明喷施在作物叶面上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采用熟鱼肉、磷酸二氢钾、尿素、复合益生菌和清水组成的原料制备而成。其具体制备过程包括:步骤1,制备复合益生菌;步骤2,制备混合物料;步骤3,将混合物料发酵。

  在制备复合益生菌的步骤1,选取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菌液、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delbrueckii)菌液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菌液,然后将三种菌液按照重量计的配比关系进行复配获得复合益生菌,优选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25-35份、德氏乳杆菌菌液30-45份和酿酒酵母菌液20-35份。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的含菌量≥3.0×109cfu/ml,德氏乳杆菌菌液的含菌量≥4.0×1011cfu/ml,酿酒酵母菌液的含菌量≥4.0×108cfu/ml。三种菌液能自行制备,分别将解淀粉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在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获得菌液。

  在制备混合物料的步骤2,按照预定的重量配比称取各种原料组分,然后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优选:熟鱼肉5-25份、磷酸二氢钾2-10份、尿素2-5份、复合益生菌5-60份和清水750-1000份。熟鱼肉能自行制备,将生鱼肉进行蒸煮处理,尤其将不适合食用的鱼肉(如在运输、储存或工艺流程中变质的鱼肉或低值鱼)进行蒸煮处理,从而得到熟鱼肉。

  在将混合物料发酵的步骤3,混合物料的初始ph自然,控制发酵温度在25-33℃范围内,兼氧发酵30天以上,发酵产物作为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应用,用清水将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稀释200-300倍,按照作物常规叶面肥的施用方法将稀释液喷施在作物的叶面上,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每次喷施用量优选0.5-1kg/hm2。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制备过程。

  本实施例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的熟鱼肉5份、磷酸二氢钾7份、尿素3份、复合益生菌5份和清水750份。其中的复合益生菌由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德氏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混合而成,按重量计的三种菌液的份数分别是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25份、德氏乳杆菌菌液41份和酿酒酵母菌液30份。三种菌液的含菌量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的含菌量≥3.0×109cfu/ml,德氏乳杆菌菌液的含菌量≥4.0×1011cfu/ml,酿酒酵母菌液的含菌量≥4.0×108cfu/ml。

  步骤2,制备混合物料,将熟鱼肉、磷酸二氢钾、尿素、清水和制备的复合益生菌添加在一起搅拌、混合。

  步骤3,发酵,混合物料的初始ph自然,控制发酵温度在25-33℃的范围内,兼氧发酵35天,发酵结束的产物作为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1。

  本实施例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的熟鱼肉13份、磷酸二氢钾2份、尿素4份、复合益生菌27份和清水840份。其中的复合益生菌由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德氏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混合而成,按重量计的三种菌液的份数分别是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29份、德氏乳杆菌菌液30份和酿酒酵母菌液35份。三种菌液的含菌量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的含菌量≥3.0×109cfu/ml,德氏乳杆菌菌液的含菌量≥4.0×1011cfu/ml,酿酒酵母菌液的含菌量≥4.0×108cfu/ml。

  步骤2,制备混合物料,将熟鱼肉、磷酸二氢钾、尿素、清水和制备的复合益生菌添加在一起搅拌、混合。

  步骤3,发酵,混合物料的初始ph自然,控制发酵温度在25-33℃的范围内,兼氧发酵33天,发酵结束的产物作为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2。

  本实施例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的熟鱼肉21份、磷酸二氢钾5份、尿素2份、复合益生菌47份和清水910份。其中的复合益生菌由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德氏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混合而成,按重量计的三种菌液的份数分别是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32份、德氏乳杆菌菌液45份和酿酒酵母菌液26份。三种菌液的含菌量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的含菌量≥3.0×109cfu/ml,德氏乳杆菌菌液的含菌量≥4.0×1011cfu/ml,酿酒酵母菌液的含菌量≥4.0×108cfu/ml。

  步骤2,制备混合物料,将熟鱼肉、磷酸二氢钾、尿素、清水和制备的复合益生菌添加在一起搅拌、混合。

  步骤3,发酵,混合物料的初始ph自然,控制发酵温度在25-33℃的范围内,兼氧发酵30天,发酵结束的产物作为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3。

  本实施例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的熟鱼肉25份、磷酸二氢钾10份、尿素5份、复合益生菌60份和清水1000份。其中的复合益生菌由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德氏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混合而成,按重量计的三种菌液的份数分别是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35份、德氏乳杆菌菌液37份和酿酒酵母菌液20份。三种菌液的含菌量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的含菌量≥3.0×109cfu/ml,德氏乳杆菌菌液的含菌量≥4.0×1011cfu/ml,酿酒酵母菌液的含菌量≥4.0×108cfu/ml。

  步骤2,制备混合物料,将熟鱼肉、磷酸二氢钾、尿素、清水和制备的复合益生菌添加在一起搅拌、混合。

  步骤3,发酵,混合物料的初始ph自然,控制发酵温度在25-33℃的范围内,兼氧发酵40天,发酵结束的产物作为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4。

  为了帮助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不同作物叶面喷施本发明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试验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在同一块玉米田中进行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应用试验。田间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6.6,有机质48.1g/kg,全氮2.33g/kg,全磷0.047%,全钾0.70%,有效磷7.6mg/kg,速效钾77mg/kg。试验共设计5组,包括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20m2,所有试验小区随机分布,试验周期160d。

  选用郑单958,于4月下旬采用播种机开沟,人工带尺杆播种,行距0.6m,株距0.25m,种植密度4500株/667m2。试验组按0.5l/hm2的每次喷施用量,将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用清水稀释200倍后,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喷施上述制备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对照组喷施等量的清水。玉米生产采用常规管理,10月上旬收获。

  分别在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统计每小区中玉米的株高,计算每组的平均株高。结果见表1。

  由表1的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施用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四组玉米的大喇叭口期株高、抽雄吐丝期株高、灌浆期株高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上述制备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1-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4均能明显促进玉米的生长。

  在玉米收获前,每个小区随机连续取5株进行室内考种,计算各组的平均穗长、平均穗粗、平均穗行数;在玉米收获后,统计每个小区的产量,计算每组的平均小区产量。结果见表2。

  由表2的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四组施用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玉米在穗长、穗粗、穗行数、小区产量四个性状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上述制备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1-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4均能明显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玉米的产量。

  在同一块冬小麦田中进行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应用试验。田间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8.0,有机质8.95g/kg,全氮0.84g/kg,有效磷34.6mg/kg,速效钾133mg/kg。试验共设计5组,包括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50m2,所有试验小区随机分布,试验周期245d。

  选用中麦895,于10月上旬按10kg/667m2的播种量播种。冬小麦生长过程中采用同样的常规管理,第二年6月中旬收获。试验组按0.75l/hm2的每次喷施用量,将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用清水稀释250倍后,分别在冬小麦的分蘖期、扬花期、灌浆期喷施上述制备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对照组喷施等量的清水。

  在小麦收获前,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个面积为1m2的田块测定有效穗数。再从每个小区内连续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统计穗粒数和千粒重。计算每组的平均有效穗数、平均穗粒数和平均千粒重。小麦收获后,统计每个小区的产量,计算每组的平均小区产量。结果见表3。

  由表3的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四组施用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冬小麦在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小区产量四个性状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上述制备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1-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4均能明显促进冬小麦的生长,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在同一块水稻田中进行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应用试验。田间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6.2,有机质42.1g/kg,碱解氮15.1mg/kg,速效磷24.8mg/kg,速效钾65mg/kg。试验共设计5组,包括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25m2,所有试验小区随机分布,试验周期150d。

  选用丰优301,于4月中旬播种、育苗,5月上旬插秧,每小区种植910株。水稻生长过程中采用相同的常规管理,10月上旬收获。试验组按1.0l/hm2的每次喷施用量,将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用清水稀释300倍后,分别在水稻的拔节抽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喷施上述制备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对照组喷施等量的清水。

  在水稻收获前,每个小区内连续取15株进行室内考种,计算各组的平均株高、平均穗粒数、平均千粒重。水稻收获后,统计每个小区的产量,计算每组的平均小区产量。结果见表4。

  由表4的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四组施用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的水稻在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小区产量四个性状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上述制备的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1-鱼蛋白叶面生物有机肥4均能明显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兰;冯哲;冯艳忠;张世宏;李柱刚;陈勤;何流琴;徐永清;袁强;王丽娟;吴建;杨秀梅;梁飞;田文会;常婷婷;杨劲松;姜雪峰;陈志刚;贺付蒙;赫兰保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

产品分类

推荐产品

  • 鱼蛋白原浆 5kg
  • 上海迪士尼打架事件:一家三口被指先动手但情侣的做法更可恨
  • 韩国酱料申遗我国亮千年依据反击联合国期限举证
  •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途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被汪涵榨干?47岁杨乐乐近照苹果肌萎缩嘴巴干瘦牙齿杰出好吓人
  • 56岁于谦近况住600平豪宅、养2300的鱼、喜好烟酒暗里太壕